上海市工商联“青年草坪”创新湃对首次高校行走进复旦
美赞美负责人唐海峰受邀分享AI驱动产业进化实践
2025年6月24日,上海——24日下午,由上海市工商联主办的“青年草坪”创新创业湃对首场高校活动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AI×新业态:人工智能驱动产业进化”为主题,汇聚高校学者、企业家、青年创客及政府代表,通过圆桌对话、痛点研讨、项目展示等形式,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高效对话平台。
政企学界共话AI赋能新生态
上海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汪剑明在致辞中强调,创新需立足国家战略坐标系,呼吁高校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青年创业者应秉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劲,推动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他表示,市工商联将强化桥梁作用,通过常态化对接机制提升政策精准度与服务便利度,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
杨浦区副区长于洋指出,希望以“青年草坪”平台为抓手,聚焦制造业升级、城市治理等痛点,加速AI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他提出通过“市区联动、链主引领、校友赋能”机制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同时鼓励青年创业者探索AI伦理与安全监管等前沿领域,为构建包容审慎的监管生态贡献智慧。
圆桌论道:AI如何破局产业痛点?
在圆桌讨论环节,上海美赞美总经理唐海峰与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钱振兴教授、何震瀛教授,以及以见科技创始人罗锋、云生集团副总裁刘丰枝组成“智囊团”,围绕AI技术落地中的挑战展开深度对话。
唐海峰结合美赞美在数码科技领域的实践,分享了AI在产业应用中的真实案例与技术痛点。针对企业提出的数据安全、算法适配等难题,高校专家从技术研发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强调“产学研需打破信息孤岛,以场景倒逼技术迭代”。活动特设的“痛点交换处”环节,现场收集了百余条行业困惑,部分问题在快问快答中由嘉宾即时解析,互动氛围热烈。
谈及AI未来展望,唐海峰以“可观、可用、可进化”三个关键词总结:“AI不仅要有技术高度,更需解决社会真实需求,其持续进化能力将推动人类生活向更美好方向发展。”这一观点引发全场共鸣。
项目对接:27个创新成果展示AI前沿力量
活动尾声的自由展示区成为焦点,集中呈现了复旦大学9项AI前沿科研成果及18个来自市区两级的优质项目,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金融科技、文旅消费等领域。与会者通过面对面交流,探索技术合作与商业化落地路径,多家企业与高校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此次“青年草坪”高校行标志着上海市工商联在推动产学研融合上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平台将持续链接多方资源,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创新策源地。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4号